「非常手段」愈來愈不敷使用
在香港,無論是防疫本身,還是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轉,疫情期間的入境管控措施都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就香港與內地的往來而言,嚴格的管控措施一再延長,直接影響了大量需要日常跨境的港人的生活乃至生計,對其他各方面的間接影響則更加深遠。據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早前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有三成市民因家庭或工作需要往返內地,而長達數月的封關措施已對市民造成很大影響。
如果說,疫情早期嚴格管控屬於不得已而為之的「非常手段」,那麼在疫情趨緩但可能常態化時,這些手段就愈來愈不敷使用。就已有的措施來看,特定類別人士入境豁免14天強制隔離政策,豁免人數有限;「港版健康碼」也存在成本較高、適用面狹窄等問題——雖然早前有官方人士表示不排除「有條件放寬往來粵港澳人流」,但如果繼續這種「僅僅滿足最低限度需求」的政策導向,則具體措施仍未見樂觀。
大灣區機制能為防疫提供新思路
疫情之下,曾被熱議的粵港澳大灣區也似乎淡出了輿論。在這種嚴控措施之下,首當其衝的是跨境置業、跨境工作生活等無從談起;長遠來看,如果疫情常態化,大灣區願景在此種政策導向下都將沒有實現的可能。粵港澳大灣區本身有着深厚的歷史、社會和經濟基礎;香港如果缺席,只會不利於自身的未來發展,更會影響不計其數的港人生活。
其實,大灣區機制未嘗不能為防疫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在防疫政策層面,大灣區原本就有相當高規格的建設領導小組,粵港澳三地之間也有種類多樣的溝通協調管道,完全可以在現有框架內建立專門的公共衛生協調機構,推動形成適用於三地的聯防聯控政策乃至最大程度的一體化防疫機制,並且在疫情平穩期的各項經濟社會政策協調中也據有一席之地。在具體防疫措施層面,大灣區機制也能發揮積極作用。例如依託大灣區機制建立跨境流行病學調查的制度,一旦發現有跨境人士確診,立即開展跨境追蹤工作,確保基於三地互認健康碼而建立的「旅遊泡泡」安全無虞。再如基於三地已有的醫療合作,透過大灣區機制整合資訊、檢測、治療等防疫資源,為日常跨境人士提供全面服務,免除其後顧之憂。
關鍵在於以社會民生為重心
要做到這些,關鍵在於大灣區機制要在現有的經貿聯繫基礎上轉向以社會民生為重心,更多地關注升斗小民的日常生活。當然,三地體制不同,疫情和防疫措施也存在差異,各種協調存在相當的難度;但也正因為如此,才更顯示出大灣區機制轉型的意義。對於香港來說,大灣區機制不應僅僅是「更緊密經貿關係2.0」,而更應是既能「同富貴」、也能「共患難」的全方位聯繫。
作者是自由撰稿人
July 10, 2020 at 08:12AM
https://ift.tt/2W3a2nX
防疫常態化和大灣區機制的轉型(文:馬涼) (09:00) - 20200710 - 文摘 - 明報新聞網
https://ift.tt/37G0nrT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