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4, 2020

怎樣認真思考「移民」? 國籍、長居地與寄居地的混合選擇| 劉健宇 - 立場新聞

terasibon.blogspot.com

自《港區國安法》刊憲後,香港氣氛慘淡,自去年反修例運動而起的「移民討論」復熾。談到移民,構成香港境內主流人口的「香港人」,一直是不同時間的「新移民」,例如自宋朝移居今日新界一帶的「鄧族」、梁振英父親為受僱來港的「山東差」、香港本土派知名人物梁天琦更非生於香港。唯獨例外的要算是生於香港水域的「水上人」(俗名蜑家)了,係地地道道的先民後代。

香港作為「移民社會」,每次有難,多數「香港人」只會首先想怎樣「逃離」;留低「與香港共存亡」,大概只係「走不了」而已——香港保衛戰如是、六七暴動後如是、六四事件後如是、九七後如是,今天也不例外。

有趣的是,不少對香港影響甚深的政客時常高談闊論,惟其家人往往持有外國國籍(不只是 BNO 英國海外國民護照):

當然,如果果真要移民也不會今日才 Google 相關資料,除了口講不做的人外,也有一些移民外地後「住唔慣」而鎩羽而歸。很多時,人的苦惱均源於「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去除苦惱實須要多了解自己的需要與外部環境的局限。

本文便旨在談談移民與否的種種考慮因素,無論你因為什麼原因移民,最重要還是對自己坦白,如果為了騙人(在外更容易支持香港的抗爭、為了有「更好」的生活),結果連自己也騙了,實非好事。


一,怎樣思考「中國因素」

有些香港人以為,獨立了就等於擺脫強鄰影響。殊不知主權國家不等於不受外國影響,有時甚至影響更深。

「俄羅斯與烏克蘭」、「美國與墨西哥」、「中國與下游東南亞諸國」便是好例子。

2014年烏克蘭領土克里米亞被併入俄羅斯——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俄裔居民不希望當地加入烏克蘭,只是後來在兩國協商下,克里米亞成為烏克蘭國內的自治共和國,俄軍租借當地軍港。後來由於烏克蘭親歐盟人士發起抗爭,對抗該國總統中止與歐盟合作而改為跟俄羅斯加強關係。

烏克蘭當然是主權國家,但面對俄羅斯的軍事干預,外國只有譴責,口惠而不實,最終克里米亞依然被併入俄羅斯。

處於美國南面的墨西哥,有言道該國「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為了供應美國的非法商品(毒品),墨西哥成為了毒品生產大國,而為了鞏固毒品生產,相應的武裝力量、收買政府官員的網絡應運而生。最終對墨西哥的治安、發展造成一定影響。情況好比深圳在改革開放後,作為香港人的娛樂天堂,相應的娛樂事業應運而生一樣。

而在東亞、東南亞諸國亦因本國勢力強弱而面對不同的中國影響,例如4180公里長的湄公河係東南亞最長河流,源出西藏,流經雲南、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柬埔寨人稱其為「母親之河」。1993年以來,中國在瀾滄江興建11座大壩,下游漁民農夫自然苦不堪言,漁獲急劇下降,乾旱季節更須仰賴中國「高抬貴手」。

不少人認為香港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但發展這些技術並非一日可成,而現在的行政機關並不以香港自給自足為首要議程;此外,香港身處中國之內,如果中國執意封城的話,外地亦難以空運資源來港。

因此,面對強鄰而自身又沒有關鍵優勢,怎樣與其相處便須要大智慧;而移民志在「避秦」的話,亦不能忽視中國因素。


二,怎樣看待「國籍/公民權」及「(永久)居留權」

(一)中國公民、香港居民

大部分香港人擁有兩個身份,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另一個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後者代表在香港的權責,亦較為港人所關注。

由於中國政府不承認雙重國籍,故若要在中國境內被視為外國公民、享有外國領事保護,除了首先擁有外國國籍(BNO不在此列)外,亦須向香港入境事務處「申報國籍變更」,否則依然「首先是中國人」。

至於擁有「中華民國公民」身份,在中國境內仍屬於「中國公民」,以最近的兩岸關係而言,擁有這個身份既難以有強力的領事保護,亦不會被視為外國人看待。

(二)英國海外國民(BNO)

「英國(海外)國民」護照的歷史在此不贅,這個身份雖然視為英國國籍,但其在英國既有入境管制,亦無居留及工作權利。此證由1987年7月1日起簽發,至1997年9月30日截止登記,身份終身有效。現行政策並不接受新登記。

中國政府並不承認持有 BNO 者為外國國籍,故香港居民並不能以 BNO 向入境處「申報國籍變更」;此外,雖然新冠疫症期間有不少英國政府包機連 BNO 持有人也享有領事服務的案例,但 BNO 在中國境內並不獲承認享受英國的領事保護。

(三)沒有中國國籍怎樣保持「香港居留權(永久性居民)」

當入境處接納「申報國籍變更」後,若果連續36個月或以上的期間不入境香港的話,便會喪失香港「居留權」(Right of Abode),只保留入境權(Right to Land)——入境權包括在香港不會受任何逗留條件(包括居留期限)限制;及不會被遣送離境(但可被遞送離境)。

如果你並非長居香港,很多只有「永久居民」才擁有的權利均與你無關;至於仍想在「派錢」時分一杯羹,或純粹希望保留「永久居民」身份的話,則最好在喪失中國國籍後,每36個月到訪香港一次了。

(順帶一提,喪失中國籍後,連帶「回鄉卡」(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亦不能申請、使用。)

「桂民海案」的參考意義

桂敏海(又名桂民海)出生於浙江寧波,1988年留學瑞典哥德堡大學,後入籍瑞典。此後桂氏曾回中國經商,至2012年成立出版公司、2014年買下銅鑼灣書店。2015年,桂氏入境泰國後,並未留下出境紀錄,後肉身便出現於中國。2018年瑞典外交人員曾試圖協助桂氏離開中國,不果;同年,桂氏聲稱申請放棄瑞典國籍,並恢復中國國籍,惟瑞典政府指其並未依照瑞典相關政策申請放棄。

「桂民海案」的參考意義在於,如果你自覺身份敏感(不只是叫叫口號):

1. 外籍洋人也可以被「依法」無限拘留,就算你已變更國籍在中國境內亦「難逃法網」;

2. 思考移民外國,須考慮到中國勢力範圍。


三,怎樣選擇「國籍/公民權」及「(永久)居留權」

在決定「移居」某一地方時,必須先了解清楚當地對於「公民權」與「永久居留權」的政策,再選擇適合自己的身份。通常,這些身份可分為下列三種獲取途徑:

(一)投資移民(用資產買權利)

故名思義,就是以數百萬港幣至千餘萬港幣不等,獲得外國的公民權或永久居留權。例如知名學者沈旭暉博士在2019年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坦言已安排移民葡萄牙,並在那裏置業。

由於葡萄牙屬歐盟國家,故獲得葡萄牙護照即代表獲得歐盟護照。按現時的措施,只要投資當地35至50萬歐羅,未來五年逐年居留14日左右,並通過移民試與語言要求,便可獲得公民權。希臘、塞浦路斯、馬爾他、保加利亞亦有相近政策,惟越快取得公民權所須資產越多。

(二)非投資移民(用青春買權利)

如果本身家境不豐,移居外地便雖然本事了。大多數國家對移民專才有一定需求,只要符合政策規定的話,一般在當地居留五年時間,便可以入籍獲得公民權。

以「加拿大聯邦技術移民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 – Federal Skilled Worker Program)」為例,其以申請人的年齡、語言能力、學歷、工作經驗等為準,再以加拿大聯邦技術移民局的評分方法計算出申請人的分數,評分達67分或以上就代表合資格申請技術移民加拿大。

  • 年齡:申請人年滿18歲或以上
  • 語言能力:英語需達CLB 7(即IELTS單項各6分),或法語需達NCLC 7。如以第二語言加分,第二語言最低要求為英語CLB 5,或法語NCLC 5
  • 學歷:高中或以上
  • 工作經驗:過去十年間有最少1年工作經驗,而該職業需符合加拿大國家職業分類系統(National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簡稱NOC)中的0、A、B類別

申請人提交了相關資料後,加拿大當局會邀請「夠分」者進入快速通道。「夠分」並經當局批準後,申請者將獲得永久居留簽證。保留身份須於過去五年內居留於加拿大730日;若希望申請成為加拿大公民,則須於過去五年內,最少居於加拿大三年。

(三)永久居留權

除了以「公民權」為目標,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希望變更國籍的話,以「永久居留權」為目標亦是折衷方法。不過,不少地方的永久居留權均會因為擁有人連續若干時間不入境而喪失,唯獨是紐西蘭的「永久居留簽證」可以無限續期。以現行政策而言,只要以居留簽證在當地生活兩年,便可獲得「永久居留簽證」!

此外,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Malaysia My Second Home)、泰國「非移民長居休閒簽證」(Non-Immigrant OA-long Stay Visa)等,可理解為「養老簽證」,只要有一定資產移至當地,便可享受當地廉價的生活、醫療與國際學校(如果有子女的話)。

(據悉,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正暫停新申請。)


四,怎樣選擇「國籍」、「長居地」與「寄居地」

看畢上述資料,接下來便回到正題:

怎樣認真思考「移民」?

以今日的交通科技發展,三日時間基本上暢行世界角落,因此「移民」其實牽涉三個問題:

  1. 保留哪國國籍?
  2. 怎樣選擇自己長居地(終老之所)?
  3. 會否想有其他寄居地(經常渡假 / 工作之處)?

保留的國籍,牽涉對你對某一國的權利與義務,亦關乎你在外時所享有的領事保護——值得一提,英聯邦國家公民在外地須要領事保護時,若果第三國沒有該公民所屬國家的大使館的話,該人可到任一英聯邦國家的領事館尋求協助。而一些國家接受雙重國籍亦意味著你可以同時獲得兩國的保護。

至於長居地則可理解為你會在哪一個地方有主要的投資(例如物業、資產,甚或是擺放你的個人收藏之處)。最後,寄居地可視為你經常出外渡假或工作的地方,在當地也可以擁有物業與資產,惟你只會視自己居住在當地是一個短期的狀態。

而思考這個三個問題時,有數個因素須一併思考:

  1. 國際政治(中國因素、所屬國的國際地位與地緣政治)
  2. 當地生活質素(治安、基建、醫療、教育)
  3. 社區融入(語言、對亞洲人/華人的歧視、對個人宗與性向的歧視、當地香港群體)
  4. 經濟條件(原本的資產、移居後希望達成的經濟目標)

國際政治方面,必須思考的自然是「中國因素」,看過桂民海案後,如果你希望自由自在生活,恐怕若希望移居東亞、東南亞一些地區,如泰國、馬來西亞時,便要必加注意了。此外,假如你希望獲得美國國籍,先不考慮美國公民的個人所得稅「雖遠必徵」外,如果將會頗常到訪一些伊斯蘭地區,根據美國與這些地區的歷史,恐怕不是個好選擇。最後,如果你希望到臺灣生活,但現時兩岸關係受到彼岸「終究會統一臺灣」主導,就算解放軍未必有能力擊敗臺灣,戰爭所造成的風險亦須考慮在內。

當地生活質素方面,其實香港相比全球其他城市而言,既高效又先進,例如我們的店鋪有不少是 7 X 24 營業,有各種不同的美食、較少個人自由的限制(來自宗教、社會風俗)、罪案率低、交通發達、低稅制等。倫敦與紐約雖然同為金融中心,但其交通就一直為當地居民詬病。

生活融入能力方面,最重要必然是當地會否歧視亞洲人/華人——這點在香港甚少發生,畢竟這個城市由華人(亞洲人)當家作主,但人在異鄉,就算你是當地土生土長的「Banana」(黃皮白心),依然有機會受到歧視。而如果你本人有宗教信仰,或非主流的性取向,當地對此的包容亦是考慮因素之一。至於當地的香港群體、所用語言亦然。

最後,經濟條件方面。若果你移民是希望養老的話,必然是帶著一百幾十萬到埗;但若果你正值壯年,希望事業有一番作為的話,必須考慮當地的產業結構,與個人志向。例如紐西蘭盛行初級產業,每天放羊的生活你接受到嗎?還是你希望在新加坡這種金融中心大展拳腳?

筆者點評幾個熱門地點

說了這麼多,最後也有這部分像財經演員「畀冧把」。

1. 臺灣避得一時不一定避到一世

正如上述,如果你希望逃離中國的影響,面對兩岸的戰爭風險,除非你已屆天命之年,大不了一死;否則移居當地或許終有一日須為當地而戰——這點其實十分奇怪,逃離香港就是為了不與中國而戰,但只逃到臺灣,其實也難逃一戰,屆時又走嗎?如此為何當初又要走呢?

2. 歐美排華(包括亞洲人)恐與日俱增

縱觀歷史,(西)歐洲諸國、美國皆有排華的歷史,少數族裔生活往往面對歧視;而在亞洲邊陲的澳洲與紐西蘭看似是好選擇。在此筆者純粹想提兩單史料,一是澳洲聯邦當初成立的第一項法案,便是限制移民入境(就是限制中國移民),所以得以「建國」,其實與排華有密切關係;第二,紐西蘭曾於2019年發生針對穆斯林的基督城清真寺槍擊案,雖然華人不是主要被針對的對象,但將來極端主義會否針對其他少數族裔,也是一個問題。

至於英國最近為在港三百多萬 BNO 持有人開放五年有限居留,香港人能否適應英國的生活實在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最後,一場新冠疫情又將矛頭指向華人,作為外國的少數族裔,也須要想想怎樣選擇移居地。

3. 多倫多、新加坡適合青年才俊,溫哥華適合終老

考慮到上述的因素,無論閣下經濟背景為何,華人有主流地位的城市無疑是你的首選之列,因此加拿大的多倫多與溫哥華,及新加坡將會是好選擇。

加拿大同屬英聯邦國家,主要語言為英文,對少數族裔亦較為友善,而多倫多與溫哥華的華人(包括香港移民)的人口不低,若果希望養老的話,大溫哥華地區有著不少港式茶樓,且街上非華裔不多,惟當地較少新興產業,發展潛力有限;而希望大展鴻圖,多倫多會是好選擇。

而新加坡更不用說了,唯一想提醒的就是新加坡對發表自由的限制比香港多。


總結:筆者的個人選擇

香港素以「The biggest Chinatown in the world」聞名,其罪案率低、高效交通、美食天堂、商機處處、晝夜運作令人樂而忘返。

如果你純粹希望享有「倡議港獨」的自由(而不是真的要實踐港獨),看來現在香港也確實不是好地方。

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不久,中國政府眼中的「港獨旗手」香港眾志應聲瓦解,香港獨立聯盟(已解散香港支部)陳家駒、香港眾志(已退出)羅冠聰相繼離港「流亡」。而翌日7月1日的示威活動,反而是一些叫喊港獨口號、藏有相關宣傳品的示威者涉嫌違反國安法被捕(未定罪)。

觀乎眾志及其同夥十分識時務地解散,筆者認為尚在香港的黃之鋒會否因港區國安法入獄,將成為指標。而到底有幾多「無辜」者觸犯國安法亦是了解新猷對香港影響的重要參考。

也許沒有人希望香港變成一個普通的中國城市,但上海與深圳的居民亦享有很多自由。而要維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也必須同時保障一些自由;如果有人認為香港會變成新疆、西藏的話,新疆西藏可以為中國帶來更多美金嗎?可以讓國際媒體進駐嗎?可以讓國際企業設立亞太區總部嗎?

筆者將來大概會繼續長居香港,也未有計劃更換國籍(雖然在1997年前出生,但父母並未為我申請 BNO),並因嚮應臺北的美食、文化,而及馬來西亞怡保、檳城的廣東話環境、文化及慢活,而希望散居上述地方。

希望本文令讀者對移民有更清晰的思考!

Let's block ads! (Why?)




July 03, 2020 at 07:45PM
https://ift.tt/31PqLyy

怎樣認真思考「移民」? 國籍、長居地與寄居地的混合選擇| 劉健宇 - 立場新聞

https://ift.tt/37G0nrT
Share: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