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6, 2020

世紀之謎:為什麼它們的腦子如此「簡單」,卻又如此聰明? - 臺灣新浪網

terasibon.blogspot.com

  來源:學術經緯

  很多鳥十分聰明。一些科學實驗表明,烏鴉可以從鏡子中認出自己,會製造工具;鴿子學習英文拼寫的水平足以與6歲兒童媲美,還能區分得出莫奈和畢加索的畫。

圖片來源:123RF

  儘管鳥類表現出了非凡的認知能力,有一個問題卻讓科學家困惑了一百多年:它們的大腦組織看起來是如此的簡單,與我們人類為代表的哺乳動物無法相提並論。

  根據19世紀以來的科學觀點,哺乳動物擁有的大腦新皮層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形成了有序的分層結構,這個重要的組織特點為學習、記憶等認知功能提供了基礎。相比之下,鳥類的大腦看起來就是密集堆積的一團團灰色細胞。

  而在最新一期《科學》上,同時發表的兩篇研究終於解開了這一世紀謎團。

截圖來源:Science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Ruhr University Bochum)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高解析度成像的新技術分析了多種鳥類的大腦。這種技術名為3D偏振成像,用不同方向的光對大腦重複成像,能夠顯示單個神經纖維的方向。

  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對鴿子大腦的分析結果顯示,其大部分神經纖維也是縱橫交錯的,形成了水平方向的層狀和垂直方向的柱狀,與哺乳動物的皮層組織十分相似。

小鼠(左)和鴿子(右)的腦中都顯示出徑向和切向的神經纖維結構

  接下來的一組實驗中,科學家們將一種神經迴路追蹤劑,分別注入鴿子和貓頭鷹的大腦中,仔細檢查了神經細胞的相互連接。在處理感覺信息的腦區,研究人員同樣觀察到了神經纖維的有序組織。

鳥的某些腦區也有神經細胞的分層結構,與哺乳動物大腦皮層類似(Credit:RUB, Biopsychlogy)

  另一篇研究論文中,科學家們採用了與測試靈長類動物意識類似的方法,考察了小嘴烏鴉(Corvus corone),重點關注了它們大腦中一個叫NCL(nidopallium caudolaterale)的腦區,這個腦區被認為負責高級認知功能,類似於我們哺乳動物的前額葉皮層。

  研究人員訓練兩隻烏鴉完成視覺檢測任務,與此同時用植入的電極記錄了它們NCL數百個神經元的單細胞活性。他們發現,當烏鴉意識到視覺刺激存在和不存在時,單個神經元會相應地有不同的反應模式。研究人員指出,這種神經活動可能是意識的標誌。

這項研究登上了《科學》封面(圖片來源:Science;照片:Photo: Tobias Machts, University of Tübingen)

  《科學》雜誌對這兩項新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它們是開創性的,從神經「硬體」的角度,為我們理解「意識」等複雜認知能力的起源提供了新的洞見。

Let's block ads! (Why?)




September 27, 2020 at 08:59AM
https://ift.tt/2FVqdit

世紀之謎:為什麼它們的腦子如此「簡單」,卻又如此聰明? - 臺灣新浪網

https://ift.tt/37G0nrT
Share: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